您的位置:首页 > 法院天地 >
前锋区:因“冻品”货款17626元起纠纷 法官巧解症结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5-07-23 15:40:51 】 【 来源:法治四川

  “牛肉丸12袋、蟹肉棒10袋、虾饺8袋……”一笔笔琐碎的记录,像在诉说着当初两家生意往来的热络。

  

  接手这个案子时,广安市前锋区法院法官刘和谦一眼就看到了证据里的采购单。

  

  可现在,这些单子成了17626元欠款的凭证,也成了食品店老板心头的疙瘩。

  

  第一次给张三打电话时,听筒里传来的是嘈杂的背景音,隐约能听到电动车鸣笛和急促的呼吸声。

  

  “法官,我在送外卖呢,稍微等会儿……”他的声音带着歉意,还有点喘。等他停稳车,我才慢慢开口:“张三,食品店的货款该还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一声长叹:“法官,我不是赖账。你不知道,火锅店倒闭的时候,我把家里积蓄全填进去了,没办法才到广东这边来跑外卖......”他说这话时,法官刘和谦仿佛能看到他攥着手机局促的样子。

  

  法官刘和谦没打断他,等他说完才接话:“我理解你难,但法律上,供货方履约了,你就得付钱。要是判决后还拖着,账户可能会被冻结,这对你的生活也会造成影响。”这话戳中了他的软肋,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那……那我可以分期付款吗?现在钱也不好挣,每天跑十几个小时外卖,除去生活开支和孩子学费,真的剩不下多少。你看每个月1500元可以吗?”

  

  挂了张三的电话,法官刘和谦立刻打给食品店老板。老两口在电话里倒起了苦水:“我们小本生意,进冻货都是赊账来的,他这钱拖着,我们的款也没法结呀。”

  

  法官刘和谦耐心听着,等他们情绪平复些才说:“张三愿意分期还,每月1500元。”“那他到时候不还怎么办?”老两口担忧道。

  

  “可以在调解协议里写清楚,只要他不按时还款,你们有权就未付货款申请强制执行,并要求他承担利息。”

  

  “都是做生意的,谁没难处呢?”老板娘叹了口气,“只要他真能还,分期就分期吧。”

  

  远程调解那天,屏幕里的张三穿着湿透的外卖服,不停地擦汗。食品店那边,老板娘时不时给老板递个眼色,最后老板开口:“钱慢慢还,送外卖路上别太急,安全第一。”

  

  张三眼圈一下子红了,连连点头:“一定还!每月20日前,我肯定打过去!”

  

  看着屏幕里双方隔着千里“握手”,法官刘和谦忽然觉得,这案子判下来不难,难的是让两家人都能喘口气。

  

  法律是框,框住是非对错;可人心是暖的,能焐化寒冰。就像那些冻在冰柜里的肉丸,遇着合适的温度,总能慢慢化开,变回该有的样子。(刘和谦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