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茨竹人民法庭庭长刘长军与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法院川渝高竹新区人民法庭庭长郭云飞,共同邀请渝北区人大代表李娜、高滩镇人大代表廖雪兰,并联合两地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人民调解员等多方力量,成功调解一起跨越川渝两地的赡养纠纷案件。
案件当事人陈婆婆已年过八旬,视力一级残疾,日常起居需专人全程照料。老人膝下三个女儿均已成家立业,分别居住在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以及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
然而,老人目前的居住环境令人揪心——她暂住在二女儿家一间紧邻鸡圈的小屋内,睡的是用红砖和木板搭成的简易床,墙面污迹斑斑,房间内气味刺鼻,养老状况亟待改善。
为切实推动纠纷化解,两位人大代表主动靠前、积极履职。
渝北区人大代表李娜在调解前专门走访了区内多家养老机构,详细调研失能老人托养政策和服务内容。李娜在调解现场向大家耐心说明:“现在民政部门对失能老人有相应的帮扶政策,养老院也能提供24小时专业照护,子女可随时探望。如果愿意,可以先试住一段时间,再决定后续安排。”
高滩镇人大代表廖雪兰也立即跟进,补充介绍了高滩镇区域内的养老资源:“我们镇同样具备接收失能老人的条件,如果选择让老人在高滩养老,我可以帮忙联系本地机构,并跟踪后续服务保障。”廖雪兰还结合本地实际,就轮住安排、费用分摊等提出了具体建议,极大增强了方案的可行性。
在法官出示《赡养劝告书》、厘清法律义务的基础上,两位人大代表继续从亲情伦理、家庭责任角度耐心疏导,引导三姐妹把焦点从“计较付出”转向“切实尽孝”,化解心结。
最终,一纸协议为这场纠纷画上句点:自2025年8月起,三姐妹轮流照顾母亲,每人两个月,并共同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如果生病,三姐妹凭票据平摊支出。人大代表在调解协议中签字见证,明确表示将持续关注后续赡养效果。
“人大代表不仅要在会议上建言,更要走向田间地头、百姓家中,把政策温度带下去,把群众诉求摸上来。”她们这样理解自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