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僵持这么久的案子,一天就解决了!”拿到8000余元执行款时,江某难掩激动。10月11日,记者从华蓥市法院获悉,这起耗时许久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执行案,在华蓥市“执行110+公安110”联动协作机制的推动下,实现了“当日查控、当日履行”的高效办结。
事情要从一起交通事故说起。江某与唐某等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经华蓥市法院审理后判决,唐某需向江某返还6999.69元。
然而判决生效后,唐某却无视法律义务,迟迟未履行还款责任。无奈之下,江某向华蓥市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执行程序启动后,华蓥市法院执行干警立即开展财产查控工作,多次通过网络系统查询唐某财产信息,仅发现并冻结其名下少量银行存款,未查到其他可供执行的资产。
为寻找突破口,干警又专程前往唐某户籍所在地社区走访调查,但始终未能掌握其下落,也未发现新的财产线索。由于江某自身也无法提供有效线索,案件执行陷入僵局,江某的“纸上权益”迟迟无法兑现。
破解“查人找物难”是攻克“执行难”的关键。
2025年9月17日,华蓥市法院决定启用“执行110+公安110”联动协作机制,向市公安局发出协助临控请求,借助公安部门的资源优势开展精准查控。这一机制作为法院解决执行难题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通数据壁垒、整合执法力量,实现了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协作效果。
接到请求后,华蓥市公安局迅速响应,依托自身防控网络开展排查。
当日便成功锁定唐某行踪并实施临控,第一时间将其控制并通知法院执行干警。在将唐某拘传至法院的途中,执行干警抓住时机释法明理,详细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
最终,唐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场全额缴纳了案款、诉讼费及执行费共计8000余元,该案顺利执结。
“小标的案件关乎大民生。”华蓥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执行110+公安110”联动协作机制为涉民生案件执行注入了强劲动力。相较于常规查控程序的局限,该机制通过跨部门协同发力,让“躲猫猫”的被执行人无处遁形,切实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从“纸面”落到“实处”,用高效执行回应群众关切。(王章 田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