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法律援助零投诉
群众满意度95%以上
办理法援案件1230件
提供法律咨询8920人次
本报讯 (实习生 伍春宇 记者 王珂宇)“只需要搜索‘法治广安’微信公众号,点‘办事服务’,选‘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即可进入平台……”7月14日上午,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司法局工作人员陈微正在指导市民使用今年新升级推出的智能服务平台——广安市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我们这个平台变化可大了!你看,点击这里的‘AI律师’,就能‘一键直达’享受专属‘AI律师’智能法律服务。”陈微一边用手机展示一边向记者介绍,该平台成功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推出专属“AI律师”服务,开启“DeepSeek+公共法律服务”创新发展新模式,让法律服务真正“触手可及”。
“有了AI的助力,我们可以实现全天候法律帮助,市民通过语音或文字描述法律问题,‘AI律师’能即时分析并生成专业解决方案。”陈微介绍,平台还提供专家级文书仓库、保姆级合同助手、一键拟制合同模板等实用功能。所有服务全程免费,无需预约、等待,真正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专业法律服务随时可得。
作为优化法律服务供给、提升法援惠民质效的重要举措,该平台的升级打破了时空壁垒,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标志着广安市法律服务迈入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新阶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提供线上法律服务方面,广安还联动“12348”法律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24小时响应。“转办咨询工单的平均办理时效不超过1个工作日,最大程度提升法援惠民质效。”陈微说。
线上便捷高效,线下服务更精准。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专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设立的法律服务窗口格外醒目。这里不仅配备专业法律援助人员,还组建了热心帮办代办队伍,提供“我帮您办”“我代您办”的全程贴心服务。
服务提升的同时,质量监管也同步强化。为保障援助质量,广安市严格监管法律援助案件,综合运用质量评估、庭审旁听、案卷检查和案后回访等举措。同时,规范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定期公开资金使用及案件办理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优化惠民机制、强化智慧监管……多措并举之下,广安市持续提供高效精准法律服务供给,实现了法律援助零投诉,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今年以来,全市已办理法援案件1230件,提供法律咨询8920人次,法援服务质效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