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广安 >
邻水县:以法治之“为”解企业之“需”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5-09-15 15:06:59 】 【 来源:广安日报

  邻水县编制“法治清单”,开展柔性执法,助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以法治之“为”解企业之“需”

  

  “现在对照清单自行排查,很多潜在风险都能提前规避。”9月14日,在川渝高竹新区,四川诺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华菊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特别的“法治清单”——“法治账图”。上面不仅清晰列出企业法律需求与法规条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还以清单形式,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依法经营路径,成为企业防控风险的“实用手册”。

  

  今年以来,邻水县创新推行“驱动式”依法治企模式,携手重庆市渝北区司法局等部门,从法律服务、权益保障、政企关系等多个维度切入,持续为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实用性强、可落地的“法治清单”,全面助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法治账图为企精准“把脉”

  

  前不久,“法润高竹·法治企业大讲堂”活动走进川渝高竹新区,为40余家新入驻企业送上了量身定制的“法治礼包”。

  

  活动期间,由邻水县司法局、渝北区司法局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法治体检”团队深入企业,依据《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账图》开展精准“把脉”,系统识别企业从设立、经营到退出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点,并将其转化为清晰可操作的“法治清单”。该清单不仅成为企业依法治企的“说明书”,更成为风险防范的“预警器”。

  

  “我们系统梳理了企业从注册登记到破产注销全周期的法律需求,共列出59项法律服务事项,可以说是企业依法经营的‘导航图’。”邻水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刘敏说。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邻水县不断创新服务机制,通过在企业门口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观测点,让企业直接向司法局反馈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打通执法监督“最后一公里”。

  

  “有了这个观测点,就像多了一道‘护身符’。”某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张某表示,观测点设立之后,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减少23%,企业应对检查的负担明显减轻。

  

  柔性执法彰显法治温度

  

  “执法人员带来的不是冷冰冰的处罚,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9月14日,在川渝高竹新区,伟铭金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公司因初次轻微违规面临处罚,但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并未直接开出罚单,而是下达《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耐心讲解违法后果、法律依据与整改要求。

  

  “执法不是冰冷处罚,更要传递法治善意与规则指引。”邻水县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股股长廖玲玲表示,通过实施“柔性执法”和制定“免罚轻罚”清单,给首次触犯轻微之失的企业留足生存发展空间,传递政策温度。

  

  法治温度不仅体现在执法方式的转变上,也贯穿于行政争议化解全过程。近日,在邻水县行政复议中心,一起涉企处罚案件在调解员的主持下有序进行。“以往觉得‘民告官’难度大,但现在复议渠道畅通,我们维权更有底气。”一科技企业代表刘某通过行政复议化解纠纷后评价道。

  

  作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枢纽,邻水县司法局构建起“135”行政争议化解机制:“1”指县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牵头统揽;“3”指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三方全要素协同;“5”则涵盖行政机关首次调解、自我纠错、出庭应诉、复议调解与追责问责五项机制。同时,通过高效运行府院检“双月”联席会议机制,大幅提升争议化解质效。

  

  多项举措效果显著。今年以来,邻水县采取行政约谈、法律宣教等柔性执法措施,规范市场主体行为118次,公布涉企不予处罚决定案件133件,首违不罚案件330件,从轻、减轻处罚决定案件333件,涉企罚款金额195.79万元,同比下降近50%。与此同时,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不断凸显:新收复议申请52件,同比增长30%;已办结涉企复议案件16件,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邻水融媒 李勇 本报记者 刘琴)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