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广安 >
筑牢法治之基 护航伟人故里 广安交出“八五”普法亮眼答卷——广安市“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5-10-15 15:09:52 】 【 来源:法治广安

  在川东大地,渠江之滨,法治正以其温厚而坚定的力量,深深植根于广安这片红色热土。自2021年“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以来,广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一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壮丽画卷正在小平故里的城乡山水间徐徐展开,为高质量发展筑起了坚实的法治基石。

  

  高位推动  绘就普法“同心圆”

  

  构建“同心圆”格局是普法机制从分散运作到系统整合的核心引擎。


       高位推动是前提。广安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核心要义,始终将法治作为广安最显著的城市特质来抓。普法不是司法行政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市、县两级均成立由宣传部部长任组长的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度融入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基层治理的肌理。


       保障到位是关键。广安市县两级将普法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确保钱用在“刀刃”上。一套“提示+督办”的推进机制得以建立,普法重点工作提示单、督办单成为督促责任落实的“利器”,推动各项工作从“纸上”落到“地上”。

  

  专业队伍是基石。广安市组建了拥有253名专家的“八五”普法讲师团,培育了8600余名活跃在村居的“法律明白人”、680余户“学法用法示范户”。他们像一颗颗种子,将法治精神播撒到賨州的每一个角落。

  

image.png


  聚焦核心   全面深化普法实效

  

  聚焦核心内容是普法工作从广度走向深度的关键跃升。


       注重突出政治引领。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系统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必修课程,并专门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若干措施》,推动法治思想融入日常、化为自觉。全市累计举办专题学习会、报告会2000余场次,依托政府门户网站、融媒体平台开辟专栏专版1500余个,持续深化党员干部对法治建设规律的理解。 

  

image.png


  强化宪法民法典宣传。构建市、县、乡三级联动宣传矩阵,在“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期间,通过宪法宣誓、法治游园、基层宣讲等形式掀起学法热潮。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宣誓活动200余场,增强公职人员恪守宪法原则的使命感。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主题宣讲1500余场,投放公益广告、海报标语8万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1万余份,推动民法典融入群众生活。


       抓实重点领域普法。严格落实《广安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重点单位任务清单》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42个重点部门普法职责,结合“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围绕国家安全、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中心工作,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根治欠薪、安全生产等普法专项活动1.5万余场。

  

  推进党内法规宣传。深挖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研发开设《邓小平廉政思想及当代价值》等专题课程,将党内法规学习与红色基因传承相结合。市纪委监委与市融媒体中心联办“廉安风清扬”释纪普法栏目,以案例解读提升党员干部纪律意识。依托川渝合作背景,打造“渝广廉洁教育环线”廉洁文化品牌。2024年5月以来,全省第三届“510”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渝广廉洁教育环线”宣传推介仪式相继在广安成功举办,有效扩大法治廉洁文化影响力。

  

  精准滴灌   法治甘霖润心田

  

  普法工作,贵在精准,难在实效。广安在“精准施策”上下足了功夫。


      头雁领航,强化法治引擎。对于“关键少数”,广安率先在全省建立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平台,出台《广安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清晰列出5部首要任务和153部综合清单法规,让领导干部学法有依据、履职有底气。

  

image.png

  

  法护成长,播种法治未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邻水九中,一场生动的“法治游园”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岳池县更创新推行“法治班主任”模式,912名优秀政法干警进驻2598个班级,成为孩子们身边的法治守护者。“大白哥哥”普法课堂、“三原色彩虹工作室”、“賨法青鸟”等一批青少年普法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覆盖学生超45万人次。

  

image.png


  法润乡土,激活治理末梢。在广袤乡村,“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如火如荼。年均800余场的农民夜校、法治院坝会,将法律知识带到田间地头。华蓥的“乡村坝坝茶馆+普法”模式,将法治元素融入浓浓的茶香与“龙门阵”文化中,让普法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赵忠,以“赵忠工作室”为平台,用乡音乡情化解矛盾纠纷,打造了乡村法治的亮丽名片。

  

  文化滋养 法治精神沁人心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深入人心,而文化是最好的滋养。


      让普法阵地“活”起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一批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15个红色法治文化现场教学点,推出“六个一”特色教育活动,培育邓小平故里“春天的小青苗”小小宣讲员,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建成12个省级法治教育示范基地,武胜县中滩湿地法治教育主题公园、前锋区芦溪河法治文化公园等成为市民休闲学法的新去处。

  

  让普法形式“潮”起来。广安连续举办10届的广安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诞生了280余部优秀作品。其中,微电影《为了和平》荣获第三届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一等奖,感动了无数观众。“法润賨州·法治文艺进万家”“法治四季行”活动演出600余场,让法治精神在欢声笑语中传递。

  

image.png

  

   让地域品牌“亮”起来。广安区的“法小安”、邻水县的“法小橙”、广安禁毒的“安小吉”……一个个亲切可爱的普法形象走进群众生活。华蓥市的“萤火虫”法治宣传品牌点亮夜空,武胜县将非遗剪纸与普法巧妙融合。“法绘三色广土安辑”文化品牌,获评全省法院十大优秀文化品牌。

  

  普治融合   护航发展显担当

  

  普法是为了更好的治理,法治是最优的营商环境。


       区域协同,打破边界的法治创新。在川渝高竹新区,全国首个跨省域运行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已然建成,成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背景下法治协同的“前沿哨所”。与之呼应,“明月山法治联盟”推动着周边地区在环境损害联防、生态修复联治、法治宣传联动上深度合作。

  

image.png

  

  企业护航,精准滴灌的法治服务。深入企业的“法治体检”“法企同行”活动,精准对接企业法律需求;法治广安、“魅力广安”APP上的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知识竞赛,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一目录五清单”包容审慎监管和“亮码入企”的推行,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网络清源,依法净化的法治空间。在网络空间,“清朗”“天府清风”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关闭违法违规网站200余家,清理网络有害信息10万余条,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

  

  硕果盈枝   法治广安建设谱写新篇章

  

  回首来时路,苍茫横翠微。广安市司法局等3个集体和2名个人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13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累累硕果是对过往工作的最好肯定。展望前进路,云霞生异彩。广安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在压实责任、智慧普法、普治融合上再下深水,努力让法治成为广安最显著的城市特质和最好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