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法官把我们兄妹几个聚在一起,让大家把心里话都说开了。现在我们都明白了,大哥也有他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申请执行人紧紧握着执行法官的手,声音哽咽。
一场因老宅拆迁款分配引发的家庭纠纷,曾在兄妹几人心中结下深深的疙瘩。
被执行人杜某春长期独居在父母遗留下的老宅内,拆迁后不愿将拆迁款项分于兄弟姐妹,最终被诉至法院。
案件经审理判决生效后,杜某春仍拒绝履行判决确定义务,兄弟姐妹无奈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场联动执行的开启
执行法官接手案件后,发现申请执行人均居住在重庆,而杜某春居住在邻水县高滩镇,考虑到当事人分属两地,且杜某春所在地位于川渝高竹新区内,执行法官立即启动跨域联动机制,联系重庆市渝北区法院协同沟通,同时邀请邻水县检察院参与本次执行调解工作并实施监督。
经过多次协调与沟通,最终将双方当事人齐聚至川渝高竹新区一体化诉讼服务中心。
心结难解?法官检察官齐上阵
“我一分钱都不给!这老房子一直是我在维修守着的,不然早就塌了,现在拆迁了又要来分钱,除非他们先给我买套电梯房!”调解刚开始,杜某春情绪激动。
“老房子每次修缮我们都给了钱的!”妹妹当场反驳。“大哥之前生活困难,他的家庭我们也是在尽力帮扶,他拿到拆迁款后不和大家商量就独占的行为太让人寒心”。
弟弟也忍不住发声。
场面一度僵持,兄弟姐妹争执不断,气氛紧张。见状,两地法官、检察官迅速介入,采取“背对背”方式分开劝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重庆市渝北区法院法官对申请执行人一方轻声劝道:“我们多次到杜某春家里看过,他年纪大且没有收入来源,靠拾废品为生,每天还要大量服药,作为兄弟姐妹,你们能否考虑他的实际困难?”
另一边,邻水县法院执行法官对杜某春耐心沟通:“我们和你的兄弟姐妹谈过几次,也考虑过对你采取强制措施,但毕竟亲兄妹,我们更希望你们能解开心结。”
“老杜,你的个人情况我们之前也有所了解,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但独占拆迁款不商量,确实不妥,兄弟姐妹之前也帮过你。”邻水县检察院检察官在一旁劝说着。
巧解心结,唤醒“沉睡”的亲情
在法官、检察官的情理分析中,杜某春逐渐松动。他低着头,摩挲着衣角,良久才轻声说:“这个事情我承认自己做得不对……但我也要生活,也要有地方住,拆迁款他们少要点,我也愿意配合。”
眼见大哥态度缓和,兄弟姐妹们也红了眼眶:“我们打这个官司,不是真要争多少钱,是气大哥不与我们商量沟通,毕竟是亲兄弟,他的晚年生活我们不会不管,拆迁费我们都愿意少要点。”
“家和万事兴,毕竟血浓于水,只要大家都能够体谅对方的难处,愿意沟通,没有解不开的结。”执行法官见气氛缓和顺势引导。
最终,杜某春同意拿出23万元分给兄弟姐妹,各方达成和解。签字之后,杜某春当场履行承诺,几人握手言和。
此次执行和解不仅兑现了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更是亲情修复的见证,一场可能撕裂家庭的纠纷,在跨域协作与司法温情中得以化解。(付桂月 李继宇 陈智雄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