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大巴车队抵达东莞市大朗镇后,全程跟车的本报记者在网络直播中采访“小候鸟”家长。这是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首次开展超过24小时的全程网络直播活动。(视频截图)
7月4日12时许,在历经近30个小时的大巴车之旅后,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300余名留守儿童安全抵达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与在当地务工的父母开心团聚。这标志着2025护航“小候鸟”团圆行动圆满成功,也标志着由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四川省广安市融媒体中心举办的团圆行动大型直播活动顺利收官。
7月4日,“小候鸟”安全到达东莞市大朗镇,参加当地公安机关组织的“落地第一课”等活动。
7月3日零时,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的许多人还没有合眼。
当日8时,2025护航“小候鸟”团圆行动将从前锋区温暖启程。300余名留守儿童将在公安民警的全程护送下,乘坐大巴车前往1500公里之外的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与在那里务工的父母团聚。
“候鸟”迁徙的背后,有怎样动人的故事?
7月3日,“小候鸟”准备上车时,民警蒋成军与其互动。
7月3日,今年的互派民警王超向孩子们发放旅途中的用品。
(一)“候鸟”思念已成诗
7月3日零时刚过,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
11岁的张文研睡不着。她悄悄下楼,看到作文本好好地放在圆桌上,便放心了。这是她此行要带给爸爸妈妈最重要的礼物。
夏夜的风拂起作文本的边角,隐约露出其间的文字:“在我家附近,有一片美丽的荷塘,这是我最爱的地方。清晨,荷塘像是被仙气笼罩着。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犹如珍珠在玉盘上滚动……”
张文研常在荷塘边发呆。每当荷花盛放,就是她快能见到父母的时候。白天,广安市公安局前锋区分局广兴派出所所长蒋成军还来看过她,当时她正因玩手机与奶奶争吵落泪。其实,她很少任性,平时更多是把思念装进荷塘里。
张文研至少还有奶奶陪伴——这在15岁的女孩胡惠婷看来,已很幸福。胡惠婷家的老人们都已离世,父母又在外务工,因此,前锋区小井学校对面的留守儿童寄宿宿舍就是她的家。
7月4日,胡惠婷(右二)与妈妈(左二)相聚,母女高兴地接受记者采访。
“亲爱的妈妈:很多时候都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随的目光。不曾与你分享的日子,我在进步。”2024年7月3日,胡惠婷第一次参加护航“小候鸟”团圆行动,即将抵达目的地时,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还不忘给妈妈画上一个甜甜的笑脸。
“有时候想爸妈想到偷偷哭。”这些早慧少女的思念很少挂在嘴上,它只存在于深夜蒙头流泪的被窝里,或者能看到云和星星的屋顶上。女孩们习惯于把这些思念变成诗,而她们的心事大都萦绕着同一个地方——
大朗,大朗。
(二)机杼声声盼团圆
同一个凌晨,东莞市大朗镇。
胡惠婷的妈妈刘海燕还在织机旁忙碌着。夜里多赶出一些活,到时候就能腾出更多时间陪陪孩子。
全球每五件毛衣中,就有一件出自大朗。作为全国最大的毛织品市场之一,大朗有20万名毛织工,其中,广安前锋籍的工人就占8万。
上世纪80年代,前锋的老乡带老乡在大朗闯出名堂,刘海燕和丈夫胡明礼就是被老乡带出来的。如今,在大朗街头,前锋人办的毛织工坊大大小小,有夫妻作坊,也有产值过亿的大工厂。
刘海燕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女儿。她一直珍藏着一个笔记本,本子里有去年女儿来时给她写下的话,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但却是她的精神支柱。
每年孩子放暑假,都是刘海燕和乡友们既喜悦又为难的时候。谁不想和孩子们团聚?但这团聚却是艰难的——由于没有直达列车,大家常常要辗转重庆、广州,才能抵达。向厂子里请假、来回辗转的车票、路上孩子们的安全……件件都不是小事。
所以,去年一听蒋成军所长说要开展团圆行动,刘海燕和丈夫赶紧给孩子报了名——这给他们解决了大问题。
“你愿不愿意在大朗帮当地警方照顾一下咱们的乡友?”一次,蒋成军到大朗开展工作,向刘海燕发出了邀约。刘海燕爽快答应,加入了“东莞义警”,成长为当地群防群治的力量。
(三)“乡情警务”破难题
同一个凌晨,广安市前锋区团圆行动集合点宾馆。
蒋成军正忙着回微信。此刻,还有一些身在大朗的家长在联系他。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是广安市前锋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李建秋。
“早晨接娃儿们的事落实的怎么样了?住在山上的娃儿都到哪里集合?……”连珠炮式的提问涌过来,蒋成军一边回答,一边揪着自己的眉间。
2012年,在一次执勤中,蒋成军被犯罪嫌疑人驾车恶意冲撞,造成10级伤残。因脑部神经受损,他永远失去了嗅觉。
2018年,蒋成军被任命为广兴派出所所长。当时,广兴镇常住人口2.5万余人,一半以上人口在大朗镇就业。人口外流的空心化困局、市域边界的管理盲区、留守群体的安全隐忧,像3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
这支仅有15名民警辅警的队伍,如何破局?
2019年,为了服务在外务工的乡友,蒋成军建了一个名为“向人民报告”的微信群。随后他发现,仅凭线上“接单”,还是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为此忧心的还有时任东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大朗派出所所长莫勇坚。他记得,当时大朗镇外来人员中,前锋籍的占比约10%,方言隔阂与治安压力突出。
能否延伸警务触角,前往大朗服务乡友?蒋成军萌生了这个想法。2021年,这一想法得到李建秋和前锋区分局党委的支持。
“我和大朗分局局长梁国沛经常电话联系,讨论两地警务协作工作。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就是要以服务、管理好在大朗的前锋籍乡友为首要目标。”李建秋告诉记者。
“把乡情警务站建到1500公里外!”反复讨论后,共识形成。
2022年7月26日,广兴派出所驻大朗乡情警务站正式投入使用。在大朗创业数十年的广兴籍商人游忠华、邓康兵被聘为警务助理。为方便警务助理帮乡友们解决难题,大朗镇巷头社区在前锋籍乡友聚集的富康街附近精心选址,免费提供警务站场地。56名前锋籍党员成为“义警”,共同守护乡亲。
双向奔赴在持续。2024年3月19日,梁国沛带队到前锋区交流,这是大朗镇与前锋区的第7次“牵手”。这一次,双方签订了《跨区域警务交流合作2024年行动计划》,推动两地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成军,你早点休息吧。”“李局长,您快休息吧,我还有些情况再和老游、老邓他们对一下。”启程在即,两人压力满满,但也动力十足。
(四)乡音乡情解纠纷
同一个凌晨,广兴派出所驻大朗乡情警务站。
游忠华和邓康兵都还没睡。白天,他们骑着电动车在镇上走访摸排,现在正准备和蒋成军再对对情况。今年参加团圆行动的孩子从100多人增加至300多人,且直到此刻还在增加。这让他们既高兴又“压力山大”。
“我们要把所有孩子的父母在大朗的情况摸排清楚,协助民警确保孩子们到大朗后的安全。”掌握“小候鸟”和父母的信息后,他们要入户走访,再次确认。“我们还建了微信群,方便协助大朗警方快速找到孩子或他们的父母。”
今年是57岁的游忠华到大朗的第38年。38年间,他见证了前锋乡友异地奋斗的酸甜苦辣,也深度参与了跨省域警务协作的进程。
7月4日,广兴派出所驻大朗乡情警务站警务助理游忠华和前锋区驻大朗镇流动党委工作人员一起迎接孩子们到来。
“白天,乡友们缝盘生产;晚上,要对毛衣查补、熨烫、检验包装。”谈到毛织工业,游忠华如数家珍,“在这个过程中,乡友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纠纷和问题。”
比如,工厂发货时质量检测没有问题,但发到客商手上卖的时候发现了瑕疵,客商就要找原厂对加工费压价——遇到这类纠纷,乡友们第一反应就是找游忠华和邓康兵。这种信任可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而是在漫长岁月中练就和打磨的。
时间回溯至2019年。前锋区在大朗镇已驻有流动党委和5个流动党支部,领导着200余名流动党员。莫勇坚和蒋成军不约而同地想到,能否从中吸纳调解力量,让“乡音乡情”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党支部书记游忠华和副书记邓康兵都在大朗工作多年,有很强的群众基础。于是,大朗派出所很快将两人聘为特邀调解员。
“以乡音促乡情,以乡情促信任”。至今,广兴派出所驻大朗乡情警务站已服务乡友超6500人次,办证500余件,为乡友省下路费约38万元;联动调解纠纷2350起,防范“民转刑”案件420起。
在川粤两地,“乡情警务”树起了“跨区域流动人口治理”的标杆。今年5月,河南固始公安专程到大朗“取经”,学习乡情警务站经验。
此外,前锋区分局与大朗分局还启动了“川粤民警互派计划”,两地公安分批选派优秀民警开展跨省警务协作实战工作,共同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这次新派来的民警肯定会教我们更多。我们的业务水平越高,乡友就越信任我们,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邓康兵高兴地说。
(五)众人拾柴火焰高
7月4日,车队抵达东莞市大朗镇后,民警将孩子平安带到其父母身边。
同一个凌晨,广安市前锋区团圆行动集合点宾馆。
广安市前锋区妇联主席王银瓶和工作人员王宇没有睡。
她们在清点天亮启程时要装车的物资。一接到活动通知,王宇第一时间联系了前锋区关工委,并着手为孩子们准备物品。
“大礼包里一定要买遮阳帽,太阳很毒,孩子们能用上。帽子专门选的橙色,近30个小时的旅程,孩子们中途要下车休息,戴橙色帽子好分辨。”大礼包里的驱蚊手环、湿巾、迷你电风扇、防暑药品等,也都是妇联的工作人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
前锋区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国庆没有睡。
7月3日凌晨1时许,他刚下夜班,便开始最后检查此行的保障用品。天亮后,他将跟车为孩子们做好医疗保障工作。他的药箱里满满当当,带了几十种应对常见病及突发状况的儿童用药和医疗器械。
“我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幼年时父母和哥哥姐姐都在大朗务工,那时候的我也曾多次踏上与父母团聚的旅途。我深知这些孩子此刻激动而忐忑的心情,也更加理解这次‘护航’的意义和温度。”在工作笔记中,陈国庆动情地写道。
共青团广安市前锋区委书记周杨、共青团广安市前锋区委学少部部长古洪萍和她们带领的5名志愿者也没有睡。
周杨告诉记者,这些全程随车的志愿者都是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她们结合不同专业背景,给孩子们设计了手势操、地理课、大合唱等节目,让大家在旅途中也能学到知识。”
这次暑假,志愿者中本已有3人订好了回家的机票。但是,为了孩子们与父母的团圆,邹语恒、庄玲和陈言3名女孩毫不犹豫地改签了机票,选择留下来陪伴孩子们。
7月4日12时许,在历经近3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300余名留守儿童在民警的全程护送下,乘坐大巴车安全抵达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开心地与父母团聚。
“‘乡情警务’,解的何止是乡愁?如果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那么,外来常住居民在迁入地的融入问题,则成为前锋和大朗共同面对的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对此,‘乡情警务’机制给出了最朴素也最实用的破题之解。‘候鸟’迁徙的背后,是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枫桥之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教授吕洪业说。
直播活动供图:记者 郭垚
活动现场供图:通讯员 张海琼 朱茂 蒋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