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天降‘退费福利’,没想到最后反倒搭进去3万多,这‘学费’交得太亏了!”回忆起不久前的遭遇,市民陈某懊悔不已。11月13日,记者从岳池县公安局获悉,这场从“退学费”开始,以“交学费”收场的骗局,再次为大家敲响了反诈警钟。
时间回到2024年,陈某为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在网上某平台支付了1万余元学费。本以为是为提升自我的投入,却未料到,这笔学费竟成了后续骗局的“引子”。
2025年7月下旬,陈某收到一份快递,里面的宣传纸让他眼前一亮——纸上印着该投资理财平台的“退费公告”,声称公司为回馈客户,可退还会员前期缴纳的费用,只需扫描纸上二维码即可联系办理。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某扫描了二维码,很快弹出与“客服”的对话界面。“客服”言辞恳切,信誓旦旦保证1万余元学费必定全额退回,只需提供一张银行卡接收退款。
陈某没有多想,如实提供了银行卡号。没过多久,银行卡收到265元“退费款”,这让他彻底放下戒备:“原来真的能退费!”
就在陈某满心期待剩余退款时,“客服”却表示,剩余费用需通过一款专属APP办理退费。按照指引,陈某下载并注册了该APP,而“陷阱”也自此正式铺开。
“客服”告知,APP内有“基金返利活动”,购买100元返120元、1000元返1200元、5000元返6000元,只要参与活动,不仅能拿到退费,还能额外获利。
在高额返利的诱惑下,陈某开始按照“客服”指令,通过扫码充值的方式多次购买“基金”。
可没过多久,APP频繁出现“操作错误”“账户涉嫌恶意套利”等提示。每当陈某心生疑虑,“客服”总能找到借口,诱导他继续充值购买“基金”以“修复错误”,甚至要求缴纳“保证金”证明清白。
就这样,在“客服”的一步步诱导下,陈某深陷骗局,不断投入资金,直至意识到不对劲时,已累计损失3万余元。从最初期待退回1万余元学费,到最终额外“交”了3万多元“学费”,陈某的经历堪称一场典型的“退费类诈骗”陷阱。
岳池公安防诈提醒:
任何要求下载第三方APP的“官方退费”均为诈骗,正规平台退费流程均通过原路退回支付账户,绝不会以“返利”“激活账户”等名义要求购买金融产品或缴纳费用。一旦遭遇类似情况,务必保持冷静,切勿轻信对方说辞,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避免财产遭受更大损失。( 汤志斌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