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司法行政 >
邻水县:普法赋能川渝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新格局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5-09-30 10:55:43 】 【 来源:四川长安网

  编者按:“八五”普法以来,广安市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推出“一地一品”普法建设,推动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转向“精耕细作”。各地立足特色打造了具有辨识度与实效性的“法治坝坝茶馆+”“法治班主任”“非遗剪纸+法治”等普法品牌,有力增强了普法感染力与凝聚力。本专栏旨在展现这些品牌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效,让法治种子深入人心,助力更高水平的法治广安、平安广安建设。敬请关注,见证法治点亮美好生活。

  

  邻水县普法赋能川渝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新格局

  

  川渝高竹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川渝两地深化法治协作的核心载体,自运行以来,始终以“川渝协同、服务新区”为核心理念,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党建统领、机制创新和智慧赋能,构建跨省域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并将普法宣传融入公共法律服务各项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落脚点。

  

  全域覆盖构建“线上+线下”普法阵地

  

  邻水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全方位普法网络。线上深度整合“网、端、微、屏”等数字资源,依托“法润邻州”,聚焦热点难点法律问题,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形势,把握需求、研究规律,联动川渝两地新媒体资源,推送法律资讯、典型案例,打造“互联网+普法”宣传新阵地,开启“指尖普法“模式。

  

  建设银鼎山爱国主义法治文化公园、邻水龙腾尚居“尚居睦邻”法治小区等法治文化阵地,打造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润高竹·枫正红”法治文化矩阵。培育“法律明白人”1717名,平安寨社区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实现群众“出门见法、抬头学法”。

  

  精准滴灌深化“分类+场景”普法实践

  

  企业靶向普法。建立律师联络企业帮扶机制,深入新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6轮,提供法律意见40余件。组建“法润高竹 普法宣传队”常态化开展法治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宣传活动40余次。

  

  组建“法润高竹 法治护航团”,深入华西集团、重庆路二期、美丽乡村旅游公路项目一线开展涉法服务30余次。为新区94家投产企业开设“法润高竹·企业法治大讲堂”4期。

  

  通过走访和电话等方式访遍新区94家企业,以企业法治需求为前提,为企业量身编制从孵化培育到设立发展,制定《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账图》,提供一整套法律服务实操指南,为企业法治化经营保驾护航。

  

  毗邻纠纷协同化解。川渝高竹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并挂牌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川渝高竹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新区“税费争议调解室”、劳动争议调处中心、知识产权调处中心,构建起人民调解“一鼎三足”工作格局。调委会与警务中心、高竹法庭已联合开展调解工作20余次,协助新区管委会及辖区政府参与化解纠纷共计40余件,面向新区四镇基层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普法”专题培训2次,强化法治宣传与纠纷化解的协同效能。

  

  机制创新打造“协同+智慧”普法引擎

  

  构建普法协同格局。按照“出资共建、人员共派、平台共管、资源共享”原则,由重庆市渝北区司法局、广安市司法局、邻水县司法局三方共建共管川渝高竹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协调领导小组,统筹渝北、广安、邻水三方资源,每半年召开联席会,推动普法、法律服务资源共享。积极参与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近年来共收集报送作品70余部,其中《拒执末路》《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等作品荣获全省优秀奖。

  

  智慧赋能普法实践。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常态化推送“天府入企码”功能说明、操作指南等,清晰阐释“诉求反映、扫码评价”等核心功能;创新制作“‘码’上知”微动漫视频,以可视化叙事深化企业认知。依托邻水县“小邻通”政务服务平台,开设“天府入企码”直达专链,联动企业评选优秀实践案例,变“要我用”为“我要用”,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联合多单位、多部门开展“入企送码”专项活动,截至8月底在全县主要产业园区已举办专场培训20场。

  

  邻水县通过普法赋能川渝高竹新区建设,积极打造跨省域公共法律服务协作样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杜翔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