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院天地 >
邻水县法院:21.3万元成交 “法拍”游戏账号还欠款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5-04-24 09:20:53 】 【 来源:广安日报

  邻水居民刘某与吴某通过“梦XX”游戏认识,后发展为朋友关系。2023年8月,吴某委托刘某维护其网络游戏账号(俗称“养号”),在养号过程中,刘某根据吴某的指示,为其充值游戏币、转U币、充值欢乐豆等总共垫支26万余元。


  其间,吴某偿还了部分欠款,经双方共同确认后还欠刘某20万元。后经刘某多次催收,吴某虽认可欠款事实,但均以经济困难为由一直未偿还,刘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吴某偿还垫付资金,同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对吴某在某公司运营的网络游戏内的游戏账号进行查封冻结。


  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决吴某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刘某偿还垫付资金20万元并支付利息。后因吴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刘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经过网络查控和线下调查,均未发现被执行人吴某名下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通过向申请执行人刘某了解,已保全冻结的游戏账号所含内容在该网络游戏内属于“稀缺资源”,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执行法官遂立即联系运营商查询、核实该账号权属、账号内游戏角色、装备、权益等信息,并向运营商征询该游戏账号的处置参考价值。在查明相关信息后,执行干警快速启动网络司法拍卖程序,经过21轮出价竞买,该游戏账号最终以21.3万元的价格成交。这也是邻水县人民法院首次执行“游戏账号”,并通过网络司法拍卖成功处置的案例。


  法官说法:


  邻水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审判员甘冬表示,“虚拟财产”不“虚”,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手机靓号、自媒体账号、游戏账号等,因能够实现交易变现,也逐渐具有财产属性,强制执行对象亦逐渐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拓展到更广阔的数字领域,希望广大被执行人以案为鉴,积极履约践诺。(邻水融媒李勇本报记者卢琴)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