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聚焦四类重点人群,依托“三个载体”,持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法治阵地建设“特点”鲜明
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阵地平台,不断做强法治文化传播桥头堡。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设立“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保护标志牌,依托驻镇检察联络平台和邓小平故里管理局,打造邓小平故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检察官办公室,深化“红色+法治”教育,传承红色法治基因。精心打造悦来镇法治主题广场、恒升镇法治广场、兴平镇文明村法治广场等标志性法治文化阵地100余个,使用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00余场次,接受外地集中参观学习10余次。
法治文化作品“重点”突出
将法律条款、经典案例分析、法治热点事件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编排成舞蹈、川剧,制作成微视频、微电影等,通过互联网即时推送到手机端,潜移默化提升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听童声快板,如何保护少年的你》《禁毒云课堂》《我是小小申诉信》等微视频获省市表扬。制作微电影《社区矫正·重塑人生》、微视频《让法治文化沁润人心》,编排谐剧《秀出你的红》、舞蹈《战火青春》、川剧《辛亥一人》等多部法治文化作品,其中获得第四届平安广安“三微”比赛优秀政法文化作品6部,开展“法治文艺进万家”活动50余次。
智慧普法宣传“亮点”纷呈
运用新媒体开展普法工作,制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行专人管理、专人使用、专人负责的运营模式。充分借助“今日广安”APP、广安区微发布微信公众号、广安融媒抖音号及各单位微博、抖音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和各类网络新媒体,构筑广安区“微信、短信、抖音、网站”四位一体宣传模式,每周更新普法信息,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及时传播法治要闻和法治动态,努力打造“指尖上的普法教育”。目前,召开法治类新闻发布会4次,拍摄并播出《法庭视线》30余次,发布各类普法新闻、典型案例、普法短视频2000余个,回复法律问题咨询约1万人次,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有力扩大了法治宣传影响力。(广安区司法局 雷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