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警界纵横 >
广兴派出所:巧解基层治理“密码锁”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4-12-10 16:04:02 】 【 来源:广安日报

  让“留守群体平安生活,外出乡友安心就业”,广兴派出所创新打造“乡情警务”平台

  

  ——巧解基层治理“密码锁”

  

  前锋区广兴镇,毗邻达州市渠县望溪镇,全镇一半以上人口在东莞市大朗镇务工,社会治理面临人口外流、市域边界和留守困难群体“三大难题”。为解决治理难题,近年来,前锋区公安分局广兴派出所创新建立让“留守群体平安生活,外出乡友安心就业”的“乡情警务”,走出一条具有广兴特色的“枫桥之路”。

  

  警地联动解纠纷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被称为“世界毛织之都”,全球有六分之一的毛衣都产自大朗镇。该地与广兴镇相隔1500余公里,社会治理既有跨省域空间距离带来的管理考验,也有矛盾风险来回传播的防范难题。

  

  为提升跨省域社会治安问题驾驭能力,2022年7月,前锋区公安分局广兴派出所以加强跨区域警务协作去破题,通过“连线式”警务,发动家乡和东莞大朗两地力量,建立驻外平安阵地——乡情警务站,聘请警务助理,开展远程户政办理、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协同宣传禁毒反诈、共同帮扶困难人群等工作。

  

  11月24晚上11点,位于东莞市大朗镇长塘社区长育路的小雨家毛织厂,前锋籍务工人员梁某与渠县籍务工人员邓某等人因到厂拿货相关问题,双方产生矛盾并发生口角,随后引发肢体冲突。“乡情警务站”警务助理联动大朗警方积极开展调解,双方情绪得到及时安抚,最终成功调解了纠纷。

  

  此次纠纷调解工作,仅是乡情警务站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通过建立跨区域警务工作交流协作群,搭建24小时沟通协作平台,落实专人全天候响应;聚焦跨省域矛盾风险,探索落实“隐情排查三起底、险情处置双通报、效情评估一清零”为主要内容的“321”矛盾风险跨省域一体化就地解决机制……两地公安形成了契合跨区域警务合作需求的基层警务新模式和“深耕善治”新格局。

  

  乡情警务站挂牌运行两年来,已经调解经济纠纷(房租、工资、劳资)700余件,调解治安纠纷(打架、情感、家庭)500余件,解决帮助困难人员30余人,协助处理特殊案件10余起,形成了“老乡帮老乡、自治创平安”的“深耕善治”新模式。另一方面,通过与外出乡友的联动,广兴本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5%以上。

  

  能打硬仗的辅警

  

  今年4月,广兴派出所接到“电诈”劝阻指令,得知辖区来龙村村民蔡某正遭遇诈骗。接到指令后,广兴派出所立即通知了驻村辅警邝亮。随后,邝亮骑着警用电动摩托车赶往蔡某家中,把正要出门去银行转账的蔡某“堵”在了家门口,及时进行劝阻,成功避免了蔡某8万元的经济损失。

  

  “从接到指令到劝阻成功,用时不到5分钟,充分体现了驻村辅警待得住、遇事跑得快的特点。”广兴派出所所长蒋成军介绍,为了守护好农村地区留守群众的平安,2018年,广兴派出所从本村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中招聘辅警,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把警务触角延伸到田间院落,创新打造“永不离村的辅警”。

  

  目前,广兴派出所共有9位“永不离村的辅警”,他们长年累月走村入户采集基础信息,做好化解矛盾纠纷、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真正做到了用管得宽“以防万一”,靠管得近“就地解决”,成为群众最信任和最亲近的人。

  

  得益于“永不离村的辅警”的基层实践,近三年来,该辖区见警率大幅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推进,警情数逐年下降,无一例“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发生。

  

  “乡情警务”促振兴

  

  2024年7月3日6点至7月4日11点,历时29个小时,蒋成军与民警袁俊杰从前锋广兴到东莞大朗,跨越1500余公里,成功将127名“小候鸟”护送到他们爸爸妈妈的身边。

  

  今年暑假前夕,广兴派出所得知一大巴运营公司正在征集需要乘坐大巴前往东莞大朗探亲的人员。同时,有家长反映:“孩子去坐飞机、高铁都要转几次车,太麻烦了,大巴车可以直达,非常方便,但孩子单独出行,还是不放心。”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广兴派出所立即对该运营公司的营运资质进行审核,确认合法合规后,经分局同意,决定启动“小候鸟”团聚行动,派警力全程护送,并依托跨区域协作“乡情警务”工作机制,与东莞市大朗镇公安分局达成闭环接送。

  

  “孩子是第一次到大朗来过暑假,太激动了,我们工作忙没法回去接,这次终于过来了,一定要好好陪陪孩子。”接到孩子后,杜女士哽咽地说道。

  

  经过5年实践,“乡情警务”的外延已由最初的广兴镇逐步拓宽至前锋区、广安市,乃至整个四川省的务工乡友,成为践行“深耕善治”要求、破解“跨区域流动人口治理”难题的创新品牌。通过服务和保障广大乡友在人口流入地谋生就业、创业兴业。“乡情警务”不仅促进了人口流入地的经济发展,也通过乡友反哺乡里,助力全区乡村振兴。

  

  “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继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守护游子对家乡的至深眷恋,去守护百姓对乡土的至浓深情。”蒋成军说。(朱茂 本报记者 刘琴)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