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广安经开区新桥街道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和“八五”普法规划要求,按照“普治并举、整体部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推动普法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为新桥工业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普治并举
新桥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普法教育工作,从健全组织、制定规划等方面,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使法治观念增强、走实。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是成立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在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各站所室、各村(社区)整体联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法治新桥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制定《新桥街道八五普法责任制清单》《新桥街道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各项普法工作任务指标贯彻落实,实现街道依法治理组织架构全建立,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责任到人”,整体部署
本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新桥街道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员学法普法,采取多项措施学法、懂法,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普法能力。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列入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工委会议、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活动。二是抓好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教育,提升干部职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教育广大党员尊崇党章,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三是充分整合街道干部职工、各村(社区)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激励、支持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等参与专项普法,真正建设好“街道+村(社区)+党员”的普法队伍。全面梳理普法重点村(社区)、重点对象,确保普法队伍全面下沉到网格一线开展工作,确保不漏一个重点地区、一名重点对象。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推进
面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邻里纠纷、法律援助等,新桥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新桥”创建工作,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辖区居民文化生活。一是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定期到街道及各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为人民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教会群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创造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二是依托党建,引领“村民坝坝会”、协商议事平台等群众自治力量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新机制、新方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三是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反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专题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坚持“资源整合”,重点突破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新桥街道优化整合辖区内资源,推动基层法治教育走深走实。一是“线上”+“线下”,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普法宣传多维平台,结合线下丰富的宣传活动,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补充、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法格局,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知法、学法、用法。二是双管齐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街道及各村(社区)打造法治文化专栏,依托阵地普法,让群众休闲漫步之余处处学法,营造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是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双管齐下,把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与调处纠纷有机结合,把普法工作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增强普法宣传教育实效,切实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根基。
在今后的普法工作中,新桥街道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普法工作,为法治新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刘芷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