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效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奎阁街道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积极开展“枫桥式”工作法建设探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多调联动,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效能
为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奎阁街道依托派出所、司法联动,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基层联合调解模式,不断改进和规范调解方式,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目前,街道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结合实际设置了集群众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于一体的调解室,街道安排专职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采用“问诊式”调解法,对症下药,为矛盾纠纷化解开出一剂剂“良方”,搭建起人民调解和治安调解快速联动化解平台。如今,街道的矛盾调解室,让老百姓的矛盾有了解决的去处,近三年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余起,打通了治安领域人民调解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坚持“一体化”运行、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探索“互联网+多元化解”治理新路径,实现矛盾化解“一体化”互联运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与综治中心综合平台、网格化监管系统数据融合,形成快速化解处置矛盾纠纷的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各级调解平台实战化高效运行,切实解决了群众诉求多头跑的实际困难,实现数据共享、机制共建、诉前对接、纠纷联调。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三种方式,推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化解等服务,充分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纠纷调解过程中,随时协调涉及行业部门到中心参与调解。
坚持机制先行、深入开展矛盾化解
按照“属地管理、归口调处、领导包案、限期化解”的原则,完善工作机制,聚力调处矛盾纠纷。建立研判交办机制。针对摸排出的矛盾隐患,逐一开展风险评估,进行“把脉式”研判,按风险隐患高、中、低等级实行红、黄、蓝分色预警,并在每月平安建设例会上向包案领导、化解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发点球交办。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有效进行调处化解,最大限度预防各类事件发生。与此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普法活动,真正把法律带到群众身边,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诉求解决问题,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工作取得实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奎阁街道将全面加强以“无讼、无访、无案、无黑、无毒”为主要目标,同时引导各村(社区)利用自身特色,积极创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枫桥式示范(村)社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辖区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