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广安 >
广安区:一站多元便民高效 以文化人倡“和”止争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5-04-08 11:24:21 】 【 来源:“政法好声音”

  2024年以来,广安市广安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4个3”建设思路,突出“强保障、增内涵、提效能、优运行”等重点,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聚焦三个关键,强化建设保障


  强化统筹领导。广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综治中心建设工作,明确将该项工作作为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维护平安稳定的重要工作强力推进。广安区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传达中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区委分管领导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落实具体工作。


  细化目标任务。印发工作方案,全面明确建设标准、管理要求和要素保障等内容要求,确保建设任务清、责任明、措施实。


  严格考核督导。用好目标考核指挥棒,将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全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的牵引,列为重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推进,强化日常调研督导,推动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做实三个整合,丰富功能内涵


  整合办公场地。将区综治中心划分为群众接待、宣传教育、心理健康、矛盾调处等直接服务群众的4个功能区,规范设置无差别接待窗口、法律咨询室、诉源治理工作站、检察官工作室、物业纠纷调解室等7个功能室,为群众提供法制宣传、政策解答、心理咨询、矛盾调处等多项服务,将“和”文化贯穿融入功能区,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倡“和”止争。


  整合部门职能。按照“一站多元、便民高效”原则,整合综治、矛调、网格、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关爱等6个中心功能,建成1100平方米的区级平台,推动21个部门和行业组织入驻办公,集中分别履行群众接待、矛盾调处、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等职责,有效实现“一地多能”。


  整合信息渠道。建立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一体化统筹协调、实时监控、分析研判、应急指挥、远程调度功能,依托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开展平安建设、维护稳定、社会治理、综治中心运行等统筹调度和指导督促,构建起“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智治体系,有效实现“信息实时掌握、措施实时跟进、成效实时体现”的目标。


  聚合三方力量,提升解纷效能


  汇聚行业力量。坚持以部门常驻为主、轮驻随驻为辅,推动公安、法院、检察、信访、司法等9个单位人员实行常驻,人社、住建、卫健等9个部门实行轮驻,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心理医生实行随驻,全方位汇聚行业部门解纷力量,进一步发挥聚集解纷效应。


  用活专业力量。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民联调为支撑,1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的“1+4+N”调解人才资源库,推动郭太平、刘斌等4名中省市调解能手常驻综治中心,整合使用各方力量,进一步提升解纷工作合力。


  激发社会力量。广泛动员引导老党员、退休干部、律师等加入队伍,不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交流学习、理论研讨等活动,持续壮大“多元化”调解队伍和提升工作能力。目前,已吸纳社会力量29人,参与解纷150余起。


  创新三项举措,优化平台运行


  “两运双管”利民便民。结合区情实际,法院、检察、公安、信访在保留本单位接访、解纷场所的前提下,另选派一名工作人员常驻区综治中心办公,确保群众诉求两处均可接待、处理;对入驻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双重管理,综治中心负责日常考勤和统筹调派,派出单位负责业务考核,以严格考评推动工作落实。


  “网上网下”双线服务。在中心大厅设置互联网无人律所,律师线上实时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统筹4家律师事务所律师轮流入驻中心,面对面为群众解惑答疑;不定期组织法律顾问开展会商研判,合力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


  “名师+专门调委会”攻坚难题。针对城区物业纠纷较为突出的实际,充分发挥郭太平工作室、区物业纠纷调委会和本地民商事调解中心的作用,配合住建、法院等职能部门和街镇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今年以来,共成功化解涉众性物业纠纷200余起。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