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是进一步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保障市场主体依法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广安区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从“重点”“难点”“痛点”三个方面发力,强化措施落实,全力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专项督查抓“重点”。结合《广安市广安区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协作配合的规定》,制发《关于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联合广安区检察院实施专项督查,将优化营商环境执法工作情况纳入了督查范围,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走访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专项督查,现场督促2个重点执法部门建立重大行政案件集体决策机构,从源头上规范了自身行政执法行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摸排“5+1+N”等方面执法突出问题2条,已督促整改2条。
宽严相济攻“难点”。转发《广安市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工作方案》,推动各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对照制定“一目录”、认领“五清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采取责令改正、行政提示、劝导示范、批评教育、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措施,帮助行政相对人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尽职免责,失职问责,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筑牢制度基础。制定《广安市广安区行政执法检查一体化工作方案(试行)》,组织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一体化”执法检查,明确具体监督方式、监督内容、监督结果运用,实质性减轻对市场主体的干扰和负担,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强化整治除“痛点”。持续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制发《关于深入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行动的通知》,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制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堵点,重点整治“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五方面的顽瘴痼疾,目前已摸排突出问题8个,建立了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台账,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时效以及任务分工。(广安区司法局 潘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