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司法行政 >
广安市“三向驱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3-11-09 16:24:58 】 【 来源:广安长安网

  广安市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从诉源治理、发挥复议功能、司法力量联合方面积极探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机制,有效提升行政争议化解质效,推动行政争议实质解决。

  

  一是把握诉源治理“大方向”。强化行政案件源头预防,减少行政争议发生。一是高规格部署。建立法院+市政府和6个县(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1+7+N”联席会商机制,市、县两级府院“两长同台”部署,定期通报行政复议、行政审判工作,分析行政机关败诉原因,讨论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措施,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将“行政案件数量和败诉率下降,依法行政水平和人民满意度提升”作为工作目标全力组织实施。二是高标准推动。把行政争议化解工作作为一府两院“一把手工程”,压实县(市、区)政府、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将行政争议化解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属地司法行政部门按照“一案一督”原则,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积极出庭应诉、出庭出声,主动参与行政争议化解,出庭应诉率高达97.65%。重点地区、重点领域行政争议案件实行“责任制+清单制”,属地县级领导“包案化解”,将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千方百计把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始阶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如:华蓥市政府为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与法检两院共同成立涉法事务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涉法涉诉案件,县级领导包案化解积案、难案,属地行政复议案件同比下降72.22%,行政诉讼案件同比下降80.85%。三是高频次互动。市、县政府建立法律顾问团制度,常态化邀请法院、检察院、专家学者参与法律风险评估、重大行政决策讨论,帮助及时调整优化决策内容,切实提升依法决策水平。定期召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联席会,畅通复议机关与审判机关对复议诉讼中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协调渠道。如: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行政执法部门多向联动,轮流组织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伤认定、公安交通等重点执法管理领域联席会4次,共形成政府信息公开裁判标准19个、工伤认定裁判标准14个、公安交通裁判标准13个。有效降低行政机关涉诉风险。

  

  二是畅通行政复议“主渠道”。着力提升行政复议监督和化解行政争议功能作用。一是坚持应收尽收。2021年7月1日起,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全市行政复议机关由52个减少至7个,行政复议案件实现“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均开设行政复议窗口,增加了网络受理、掌上受理信息化受理渠道。全市57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建立“行政复议便民接件点”,县(市、区)园区、企业设立“企业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8个,均开通接件、咨询等功能,打通行政复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行政复议吸纳解决行政争议的能力。2023年1—9月,全市两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案件315件,同比增长59.09%,行政复议新收案件与未经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基本持平。二是坚持应纠尽纠。复议机关加大案件监督纠错力度,坚决纠正行政机关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努力在程序中化解行政争议。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全市复议机关共受理案件840件,作出撤销、确认违法类复议决定219件,综合纠错率高达28.44%。2023年1—9月,全市经行政复议被起诉的行政案件为仅23件,较2022年同比下降68.06%,全市经复议后被起诉的复议案件首次实现零败诉,行政复议权威性和公信力迅速提升。三是坚持应调尽调。转变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拒绝“一裁了之”,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将调解、和解思路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加大释法说理、案中调解、类案指引力度,抓住核心焦点诉求,妥善化解行政争议,避免行政争议在复议、诉讼等程序中不断演变、激化。如:在办理余某不服某区政府征地补偿决定一案,案涉拆迁房屋涉及本市百亿化工项目用地,项目工期紧张,拆迁户对被申请人抱有成见,拒绝配合工作人员再次进场核实房屋情况,行政复议机构主动下沉一线,搭建沟通平台,开展调解工作,提供解决方案,促成被申请人获得进场核实房屋情况的机会,并最终促成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为项目顺利推进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2023年1—9月,全市因调解、和解(含撤回)终止案件审理107件,约占全市复议案件的三分之一。

  

  三是探索联合化解“新路径”。整合司法资源,建立行政争议跨部门协同化解机制。一是机制联建。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检察院名义,高规格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实施意见》,就行政争议化解范围、程序、职责、要求、保障、监督等进行细化,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提供更加明确、具体的指导。研究制定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问题通报制度、跨区域协作机制、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专家库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衔接顺畅、协调有序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构建起“1+N”行政争议化解体系。二是平台联调。在广安市行政审判中心启用全国首个府院检三方联动共建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办公室,积极打造全国首个品牌化、规范化、标准化行政争议调解平台。从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抽调6名精干力量,落实专人开展行政争议化解日常对接、案件调解,合力全过程参与行政争议异议、复议、诉讼等环节,协作办启用以来,共召开例会3次,受理相关行政案件46件,化解行政争议23件,化解成功率达50%。三是争议联解。充分发挥法检两院调查核实与司法审查专业优势,推动法检司、涉诉行政机关参与行政诉讼案件联合会商、联合调解,通过行政复议委员会咨询方式适度参与行政复议案件纠纷调处,深层次、多角度做好当事人的释法、释理等工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共同发布十大行政审判、十大行政复议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指导行政机关规范执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工作衔接等合作实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广安市司法局  尹培宇)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