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评 >
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安全风险放大器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4-11-27 17:18:11 】 【 来源:广安长安网

 

  近期以来,珠海、无锡、常德等地连续发生极端案件,引发大众对社会安全的焦虑,在探讨焦虑心态、矛盾纠纷在突发极端案件的诱因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时代下相关案件通过“网传”形成一定的“舆情”流量,受到公众的关注正形成一种潜在的集体安全焦虑情绪,造成对社会安全的担忧和对个体自身安全的担心。如何加强信息社会下突发案件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避免成为社会安全风险的放大器,已成为维护安全稳定的重大课题。

  

  综合分析突发案件网络舆情对社会安全风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传播“连锁”焦虑。突发案件发生后,通过网络舆情的传播,演变为网络热点,引发公众关注,对整个社会造成蔓延式震动和伤害,后续发生的类似案件都将放大负面影响,传播社会大众的“连锁”焦虑。二是“信息茧房”引发信任危机。互联网大数据和针对性算法在舆情形成后,让公众被“信息茧房”笼罩,最终让看到信息的公众个体感到被类似事件包围,引发对整个社会安全的担忧。三是“流量热点”异化传播。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络热点受到各类网络势力的追捧,为“蹭热度”,一些残缺不全的网络信息甚至假新闻借机传播吸引公众眼球,造成传播异化,给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四是“网络效仿”带来次生灾害。部分突发案件的网络新闻对案件过程及手段,特别是一些细节的详细描述,让一些潜在人员产生“网络效仿”心态,模仿犯案给公共安全带来次生灾害。

  

  每一个突发案件的网络舆情都可能意味着社会将付出更高的成本,也将加重公众对安全的焦虑。在既不影响公众知情监督权,又不对社会安全造成危害冲击的情况下,加强网络舆情特别是突发案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引导,值得深入研究考虑。(胡志强)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