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评 >
“痕迹管理”切莫演变成“痕迹主义”
www.guanganpeace.gov.cn 】 【 2025-02-24 14:41:30 】 【 来源:广安长安网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痕迹管理”近年来在多地党政机关得到了广泛运用,对提高工作责任感、方便工作回头看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地方,工作上一味地强调“痕迹”,而不注重“实际”,很容易使“痕迹管理”变成“痕迹主义”,工作留痕俨然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痕迹管理”的确可以在有力印证党政工作责任落实的全过程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工作一味的强调“痕迹”而不注重“实际”,就很容易陷入“按需供给”“处处留痕”,看似“有痕”,实则“无痕”,“造假”“作秀”等形式主义新变种,形成错误的工作导向,传播不好的信息氛围。

  

  规避“留痕”的形式主义,必须自上而下整治新形式主义,彻底转变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改变考核基层干部的“痕迹管理”办法,对痕迹化管理进行“瘦身”,不断优化检查方式、改变考核方式,科学衡量基层干部政绩和作为,避免过度重视文字材料,刹住过度的“痕迹管理”之歪风,杜绝“痕迹主义”在基层蔓延,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减压,确保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为民务实”上。

  

  避免基层工作陷入“痕迹主义”的漩涡,就要用实实在在的评价导向传递出民意,这才是最实的工作“痕迹”信息。没有实绩的痕迹就是假政绩。为留痕而留痕,甚至不惜造假的行为必须被破除,必须向这种行为亮剑开刀,要向行为人追责问责。更重要的是要为敢于担当、干实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鼓励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到为民办实事上,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谋福祉上来。( 李小亮)


编辑:满新液
中共广安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